世界名畫《馬拉之死》布面油畫,新古典主義肖像畫的典型代表
■雅克-路易•大衛(wèi)[Jacques-Louis David]■布面油畫,162x125cm,1793年■現(xiàn)藏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shù)博物館
1793年7月13曰,同情吉倫特派的外省青年婦女夏洛蒂•科黛,將一把木柄小刀刺進(jìn)了雅各賓黨領(lǐng)袖馬拉的胸膛。這個法國大革命期間最著名的“謀殺案"被畫家大衛(wèi)表現(xiàn)了出來,是為〈馬拉之死>。畫面里馬拉如圣徒一般安詳,這里沒有科黛的身影,但是有她的名字一馬拉左手握著的那張便條上寫著:"1793年7月13曰,瑪麗•安娜•夏洛蒂•科黛致公民馬拉:我十分不幸,指望能夠得到您的慈善,這就足夠了。"在木墩上還有一封信:“請把這五個法郎的紙幣給一位有五個孩子的母親,她的丈夫為祖國獻(xiàn)出了自己的生命。"下面寫著“A.Marat,David"(獻(xiàn)給馬拉,大衛(wèi))。真實的馬拉相貌丑陋,因為皮膚病不得不常常泡在浴缸里。作為馬拉的朋友,大衛(wèi)竭力美化了他,并且在一幅畫的不同位置留下如此多的文字來突顯畫中人的偉大,是非常罕見的。畫中的馬拉神色安詳,被刺的傷口清晰可見,鮮血已染紅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藥液,握著鵝毛筆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另一只手緊緊地握著兇手遞給他的紙條。從左后方照來的光線突出了馬拉的肌肉線條,讓他看t去完全是一個健康強(qiáng)壯的男人。簡樸的家具并非當(dāng)時法國流行的風(fēng)格,而更符合古羅馬的特征,也突出了馬拉作為一個人民的革命家的形象。
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小米手繪網(wǎng) »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http://www.yexst.cn/html/pic-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