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畫《是什么讓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波普藝術的開端
■理查德•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拼貼,26cmx24.8cm1956年■現(xiàn)藏于蒂賓根美術館
《是什么讓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是為一個名為“這就是明天"的藝術展所做的壁飾照片,并作為這個展覽的標題。這個1956年在白教堂美術館舉行的展覽早已被人們忘記,而漢密爾頓創(chuàng)作的這幅小型拼貼作品卻載入了史冊。這件極富感染力的作品表現(xiàn)的是一個現(xiàn)代的公寓,畫中的房間、人物、家具乃至裝飾,都是從不同的印刷品上裁剪下來,然后按照藝術家的理念重新拼貼組合。傲慢的裸女和健碩的男人是家里的主人,女人性感而美麗,男人肌肉發(fā)達,并擺出號召大家都來健身的廣告姿態(tài)。反映出那個時代女性解放與崇尚健美的社會潮流。而男人手中握著的巨大"POP"牌棒棒糖讓人聯(lián)想到后來被直譯成"波普藝術"的"POPART"。更重要的是畫中采用了當時非常時髦的文化產品來裝璜這間寓所:電視機、帶式錄音機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fā)明,象征著媒體時代的到來;墻上與古典肖像畫并罝,但位置與面積都要比其重要的裝飾是一幅放大了的漫畫書封面。這暗示著傳統(tǒng)藝術的核心地位正被消解,通俗、娛樂將成為藝術的主題;福特汽車的標志和真空吸塵器的廣告是消費時代的標志;窗外是電影院,正在上映的是(爵士歌手〉,廣告牌上是影星艾爾•喬爾森的巨幅廣告招貼。巨大的明星效應從那個時代開始一直是社會高度商業(yè)化、娛樂化的一個標志。雖然這些象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是過時的或者已經司空見慣,但在消費時代剛剛到來,人們被現(xiàn)代化之后巨大的物質洪流所淹沒,開始產生出茫然與困惑的時候,波普藝術的誕生,無疑是給人們開啟了一扇正視自己的窗口,讓我們能更加坦然與自信地步入這個時代。
理查德•漢密爾頓簡介
理査德•漢密爾頓(1922-)被稱作英國波普藝術之父,他采用群眾性的傳播煤介,展示大眾文化與世俗生活,但并不才帶有諷刺挖苦的意味,而是平靜地觀察圍繞著我們的事和物,這種觀察方式經常讓我們吃驚地意識到這些東西的存在一他總能夠使普通的事物具備藝術的特質,,這種藝術哲學或者說反藝術哲學是從社尚那里繼承來的,在曰后遌漸形成了波普藝術的潮流,,漢密爾頓1938年開始在倫教皇家學院學習,1952年在倫敎中央藝術與手工學校任教,后被聘為杜爾海姆大學教師。他早期的油畫是純抽象的線條,從中似乎可以窺見他學生時代迷戀版畫的痕跡。1953年,他受到杜尚作品的啟發(fā),開始創(chuàng)作立體主義風格的作品。之后,他將攝彩作品直接融入到自己的繪畫中,還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連環(huán)畫中的對話框,這種手法影響了后來的美國波普藝術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利希滕斯坦。1966年以后,他的藝術探索轉向了攝影領域,主要是以油畫的手法強調出照片的顯粒,加大其反差或者制造出更加模糊的效果。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小米手繪網 »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http://www.yexst.cn/html/pic-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