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派《雙清圖》賞析
雙清圖,2005年,紙本,65cmx42cm。
梅和竹在歷代文人雅士中多以抒情寫懷借寄清高。“雙清”即取此意。
竹被古人視為君子,《詩經(jīng)》有“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句。南朝謝莊《竹贊》云:“貞而不介,弱而不行”。唐代白居易《食竹記》曰:“貞以立志,君;君子見真節(jié)。”又《畫竹歌》云:“野塘水邊歌岸側(cè),森森雨叢十五莖。”宋代錢惟演《對竹思鶴》詩云:“瘦玉蕭蕭伊水頭,風(fēng)宜清夜露宜秋。更教仙驥旁邊立,盡是人間第一流。”這詩寫的是清超脫俗的雅境。王禹偁詩《官舍竹》云:“誰種蕭蕭數(shù)百芊?伴吟偏生作閑官。不隨妖艷爭舂色,獨(dú)守孤貞待幾寒……”借詠竹寄托清高的品格。
提起梅花,很快就令人想起北宋時的林逋,他一生不做官,長期隱居杭州西湖的孤山,不娶妻,孜然一身,二十年沒有到過城市,養(yǎng)鶴種梅,號稱“梅妻鶴子”。后人稱他為“和靖先生”。他有多首詠梅詩,其中尤以《山園小?!芬辉娮顬楹笫浪鶄髡b。詩曰:“眾芳搖落獨(dú)喧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t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其后范成大、陸游等都愛梅,后來愛梅便成為風(fēng)尚。竟有人說詩句中有梅花二字,便覺有“清意”。
元•趙孟頫題《梅竹圖》云:江南翠竹動成林,誰折寒枝寄賞音。說與雙清堂上客,蕭然應(yīng)見此君心。
圖中梅花以頹筆寫老干,小枝墨濃,粉紅簡筆寫梅花。蒼綠寫竹葉,草綠寫竹枝。布局及用筆用色取雅逸,寥寥幾筆,取其清意而已。
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小米手繪網(wǎng) » 拼音王國手抄報(bào)模板,http://www.yexst.cn/html/pic-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