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畫《維納斯和丘比特的寓言》,作品名稱和內容一直被爭議的作品
■布隆齊諾[Bronzino]■布面油彩,146x116cm,1540-1545年■現(xiàn)藏于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在弗朗索瓦一世的要求下,布隆齊諾畫了維納斯與丘比特在時間與瘋狂之間的寓意畫。畫面以維納斯與其子丘比特為構圖中心,前后加了一些象征性神話形象:伏爾甘、羅馬詩人維吉爾、鴿子與面具等。他們象征嫉妒、詩意的美、和平、信念與虛偽的人生。丘比特與母親在相吻。這幅寓意畫自誕生之曰起,其作品名稱與內容一直被人爭議不休。母子感情失去常態(tài)(以現(xiàn)代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觀點來看,這是戀母情結的心理表現(xiàn)),人物的情感中帶有某種色情意味。丘比特用右手按在維納斯的左乳上,這是畫家表達性愛的一種構思,占據(jù)了畫面的中心地位。此畫作中對情欲氣息的營造。似乎證明16世紀中葉以后意大利矯飾主義藝術家的走向與喜好,雖然我們知道這并不是畫家的本意。
世界名畫《維納斯和丘比特的寓言》作者簡介
布隆齊諾(1503-1572),意大利畫京,原名安吉羅•迪•科西莫。生于蒙蒂切利,1572年死于佛羅倫薩。隨著布隆齊諾的出現(xiàn),托斯卡納地區(qū)風格主義中最官方的趨勢開始以它的雅致、講究的風格化面目,以及幾乎無限的裝飾創(chuàng)造性的而目出現(xiàn)兒時的布腌齊諾被寄養(yǎng)在德爾•加博處,后來成為蓬托爾莫的弟子。在加魯佐修道院中,他幫助蓬托爾奠逬行裝飾工作,然后又在圣費利齊塔教堂的卡尼禮拜堂幫他老師工作:在那里,他以一種堅實的立體感和客觀且不偏不倚的觀察力,與蓬托爾奠的焦慮的非現(xiàn)實主義相對立。由此可知師徒兩人的性格有著鮮明對比:蓬托爾莫憂郁與偏執(zhí),而布隆齊諾則謙遜且有禮。
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小米手繪網(wǎng) »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http://www.yexst.cn/html/pic-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