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寫意畫法步驟
芍藥繪法:
步驟一:羊毫筆蘸薄粉再蘸洋紅,寫近瓣,花心以黃蘸草綠為之.草綠周圍接染濃洋紅,淡粉紅寫周圍的花瓣,瓣腳染以草綠。趁濕以洋紅勾瓣筋。
步驟二:花須甚多,以濃白粉出之,厚粉蘸濃黃點花蕊。莖以草綠蘸朱紅以遒勁之筆寫之,務(wù)須表現(xiàn)其靈活輕盈。(勿使有生硬、軟弱之姿)
步驟三:嫩葉以草綠蘸朱紅寫之,老葉則用凈墨或墨綠,趁濕以墨紅或濃墨勾葉筋。
芍藥為中國傳統(tǒng)名花,春秋戰(zhàn)國時的《詩經(jīng)》就有“維上與女,伊期相濾,贈之以芍藥”的詩句,故名“將離”。今人觀賞花卉,總稱牡丹為花屮之王,殊未留意牡丹初名“木芍藥”,由此可見芍藥之名應(yīng)在牡丹之先也。
芍藥,別名將離、綽約、婪尾舂、沒骨花等,草本花舟。其根肉質(zhì)粗壯,芽由根生,外層有鱗片保護,芽長莖,向陽面呈粉紅色,葉由莖生,二回三出羽狀復葉,似大麗花葉?;ɡ俪鲇谇o之頂端或近頂端之葉腋間。有圓桃形、尖桃形、扁桃形等形狀,外輪萼有片葉狀五枚?;ㄉ醮螅ò晡逯潦嗝?,雙瓣者,外圍闊,中央瓣細而密。花色有白、黃、紅、紫等色。波士頓及華盛頓等地見有白芍藥,花大如碗,潔白花瓣,瓣根呈微黃,于晨曦陽光之下,猶似白玉碧透,觀賞之余,超乎物外。而于北京、杭州五月間屢見繼牡丹之后盛放,其中紫色及墨色均為余之最愛,白紅相間之花亦甚嬌美,曾為速寫多頁。
芍藥在中國北京、杭州、安徽等地均多,尤以揚州及山東菏澤最負盛名。芍藥有色、香、韻三美,柳宗元有“欹紅醉濃露,窈窕留余春”之佳句。
宋•蘇東坡詠芍藥:
一聲啼缺畫樓東,魄紫姚黃掃地空。
多謝花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
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小米手繪網(wǎng) »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http://www.yexst.cn/html/course-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