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人物畫的學習方法步驟
在我們對范畫的審美意趣、繪畫風格做了深入的研究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臨摹了。
(1)把握畫面的完整性
不少人有一個誤區(qū),臨畫時不太注意一幅畫的構(gòu)圖——整體布局,而是非常喜歡臨摹頭、手這樣的“重要部位”,這實際上是我們在學習人物素描、速寫時形成的不良習慣延伸到水墨人物畫中來了。我們在學習素描、速寫時,學習的歌點是掌握人物的造型能力,頭和手自然是練習的重點,但是我們在繪制一幅水墨人物畫時,我們的目的是要用中國水墨人物畫的語言,表達我們的意趣和人物形象給我們的感受。因此,一幅完整的水墨人物畫娃不可分割的,畫面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畫面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所以我們在臨摹時一定要按照原_的人小比例完整地臨摹,這樣才能全面地把握原畫的精神風貌,逐步培養(yǎng)起我們的整體構(gòu)色圖意識和駕馭整個畫面的能力。中國畫有計白當黑之說,一幅畫上面空白和景物同等重要,甚至題字、鈐印也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結(jié)果,這些我們都要把它完整地臨摹下來,久而久之,我們對一個空白宣紙,怎樣安排畫面景物,怎樣留白,怎樣題字、鈐印就心中有數(shù)了。
(2)墨順序
臨摹一幅畫,從何處下手,是不少初學者感到困惑的事。我們在臨幕書法作品時,能體會到書法作者何時臨摹、何時落筆、何時收筆,有一種內(nèi)在的聯(lián)系,這樣,畫面才感到氣息相通。繪畫作品也娃這樣,作者往往先飽蘸水墨、落筆后筆走龍尾一氣呵成,最后筆中水墨由多漸少,畫面上則出現(xiàn)了由濃到淡、由濕到枯的自然的濃濃變化,這需要我們細心體會才行。
一般寫意人物畫用筆,大都是以勾線開始,線條好比中國畫的骨格,有了它畫面才能支撐得住。中國畫線條是非常講究的,前面說到一個的繪畫面貌,是和用筆和線條感覺相一致的。我們在臨摹范畫時,一定要體會中國畫“書法入畫”的要領(lǐng),在描摹時,一定要用“寫”的心態(tài)去把握畫面。切忌畫面線條軟弱無力,呆板無神。中國畫線條所追求“萬歲枯藤”、“屋漏痕”、“折釵股”、“錐畫沙”感覺,總體來講就是要求線條有變化、有力度,既要流暢又要留得住。而且,每幅范畫的風格不同,需要在臨摹中慢慢體會。
在勾線的過程中,同時可以參用皴擦等方法,以豐富線條,表現(xiàn)為畫面上大的墨塊要用較大的斗筆來畫,便于水墨淋漓效果的表現(xiàn)。
染色一般是最后進行的,以不妨礙水墨表現(xiàn)效果為佳,也有的畫家喜歡用墨色混合的方法,每個成熟的畫家都有一套自己獨特的表現(xiàn)程式,我們要針對具體作品進行具體分析。
在這里我們以劉國輝的水墨人物寫生《小許》為例,分析一下作畫的方法步驟,以便同學們臨摹時參考(圖30)。
(3)讀畫
劉國輝是浙派人物畫家成就比較突出的。他畫風飄逸瀟灑,水墨潤澤,具有典型的江南文人氣息。因傳承浙派寫意人物畫傳統(tǒng),他的筆墨結(jié)構(gòu)基本上是海派花鳥畫的構(gòu)成方式,畫面點線而配墨得當,墨色濃淡干濕相映成趣,人物造成在寫實基礎(chǔ)上稍有變形,更增添許多意趣,將寫實人物畫風與中國傳統(tǒng)重意趣的藝術(shù)取向結(jié)合得天衣無縫。
《小許》這幅畫是豎長方形,畫中女孩位置稍微偏左,這樣畫面右邊就留有大面積空白,為了取得平衡,畫家又在右上角畫出了一筆枯枝和不知名的小花,并將作畫時間橫題在畫面右下方,并鈐印,這樣,整個畫面就出現(xiàn)了造險破險、由不均衡到均衡的過程,給人一種新穎之感。
(4)落筆
審視整個畫面的布置,領(lǐng)會了作者意圖之后,我們就可以下筆臨摹了。劉國輝喜歡放筆直取,因為這樣可以充分發(fā)揮出寫的感覺,因勢利導,隨機應(yīng)變,不過這需要有一個相當長的熟練過程,我們在初學時不妨先大體用木炭條起一下草,等以后熟練了,再直接下筆。
我們不妨先從畫眼睛開始,先用淡墨枯筆畫出五官,注意不必太拘i堇,做到意到筆隨,嘴不必畫得太具體,因為下一步還要用顏色點嘴唇。再用小斗筆畫頭發(fā),注意毛筆蘸墨時要始終保持筆鋒里的濃淡變化,這樣落時才能筆筆有層次。另外,還要注意用筆的方向,讓它有一定的方向又有變化,才能做到亂而不亂。
然后,我們再用中號長鋒勾出上衣、手臂、椅子等,注意用筆要做到意到筆不到,不要勾得太死。再者要注意線條本身的質(zhì)景,既要生澀有力度,又要飄逸飛動,還要注意線條的干濕、濃淡變化和它的疏密、虛實關(guān)系。
下面,我們選用一支大號斗筆來幽褲子,墨色要相對濃重,在落筆時,要注意褲子墨色的線條與疊塊的結(jié)合,墨色的干濕、濃淡變化,還要注意通筆墨表現(xiàn)出人的形體結(jié)構(gòu)。
下一步就是著色,我們先用三綠加朱磦來渲染面部,注意不要太枸泥面部結(jié)構(gòu),意到為止,兩臂也用同樣的辦法染色。用三青來畫椅子和衣服圖案等,再用曙紅加三青畫背景小花。
最后題字、鈐印,注意名章與壓腳章的呼應(yīng)。
一幅畫的臨摹過程大致如此,我們臨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學習大師們的繪畫程式,因此,須要反復(fù)臨摹,才能做到熟能生巧,為今后的人物寫生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小米手繪網(wǎng) »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http://www.yexst.cn/html/course-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