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素描訓練的方法
人體素描對動態(tài)的捕捉當然是其第一要義,但對于初學者,長期作業(yè)的訓練是一條必經之路。人體長期作業(yè)分單人體和組合人體兩種,多采用明暗畫法加以細心刻畫。
一、長期作業(yè)要點
(一)動態(tài)線與比例的確定
把人體看成是一個動勢連貫的整體,在畫面上用簡練的直線確定重心、動態(tài)線、大的比例關系,然后再定四肢與頭部的動態(tài)。一般來講頭部以正方體表示,軀干以倒梯形、盆骨以漏斗形來表示,四肢則是圓柱體。避免用各種物體去測量對象或畫面,最好完全依靠目測,只有當所有點都大致定下來,發(fā)現有不協調的地方再去進行校對。
(二)結構與體積的表現
利用幾何形體細心分析各部位的塊面關系,抓住形體大的結構,不要急于表現明暗的細微變化。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對人體的認識、分析過程,深入地了解每一個局部內部的骨骼、肌肉、脂肪的構成(最好在旁邊能擺放一份肌肉、骨骼解剖石膏或掛圖,方便對照)。隨后,用結構線進一步確定各部位形體和形體結構。對人體而言,軀干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不但因為其體積明顯,體塊較多,而且它是聯結四肢和頭部的中心。
(三)明暗深入
在人體素描中,光影明暗能使人體的體積感更強。人體上的明暗變化很多,很復雜,這就要注意大的把握,整體的控制。此外,有時光影會造成一些透視錯覺,一定要根據人體的結構透視加以糾正。如從后面看一個正用右腳向前走的模特,其右膝彎曲,而左腿是直的,彎曲的右腿受光超過左腿,但事實上,左小腿離畫者更近,這時,就要主觀地加以糾正。對人體素描而言,人體的軀干、四肢才是表現的要點,因此要把注意力轉向模特的身體,不要讓頭、手搶了身體的地位。明暗深入是一種調整,要在畫面上刪減、統一、局部加強。深入的標準是恰到好處,任何不足或過度都是不對的。
(四)整體地把握
人體的結構復雜,變化豐富。寫生時要在表現這些復雜變化的同時注意對整體的把握。要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體塊明確,結實而有體積感。
二、人體素描的線面結合方法
除了明暗法外,線面結合的方法也可以作為一種中長期作業(yè)的表現方法。對初學者來說,它也是一種出明暗表現人體逐步向用線條抓動態(tài)的過渡方式。線面結合的方法更側重于人體結構的表現,更多地注意塊面的結構和體塊的表達。線而結合的人體素描容易產生“花”、“亂”現象,要保持局部服從整體的關系(圖6-11)。
對初學者來說,線面結合畫法或純線條畫法在捕捉較大的動態(tài)時,表現的是眼睛一瞬間的感覺,但作畫的時候還是要通過記憶、默寫一步步地進行表達。特別是純線條表現方法,它不像其他畫法那樣有步驟可以看得出來,而是往往使人有種不知從何畫起的感覺。
無論何時,人體都應被看做是一個整體,它是一個完整的形態(tài),而不是一個個簡單、孤立的零件拼湊。通過學習解剖知識,可以在捕捉動態(tài)時從整體出發(fā),做出迅速、直覺的反應。純線條畫法在表現人體運動時,線條不僅僅足勾勒出人體的輪廊,還常常穿越形體。在確二維的人體人動態(tài)后,下一步是突出內部結構和體積特征,最后再通過線條本身的組織、提煉、濃淡變化,完成對模特動態(tài)的表現。熟練的畫家也許會從某個局部開始勾勒線條,但并不是他們沒有整體的意識,相反,整體已深入他們的腦海,無論從哪里幵始都會回到整體中。
三、人體素描構圖
人體素描的構圖與前面所提到的有所不同,它可以有相當的主觀性,既可以表現大的動態(tài),也可以表現人體的軀干,還可以僅表現畫者感興趣的人體美的某個局部。所以,人體可以完全被包含在紙的空間里,通過與紙的四邊的距離關系,形成完整的構圖形式;也可以是通過紙的四邊來框定局部,分割開其余部分,這時人體的構圖可能把畫面占得滿滿的,或是形成特殊的畫面分割。一個單一的姿態(tài)就可能存在無數的構圖方式,即使是靜止的動作,畫者生動的構圖也可以打破觀眾對該人體的常規(guī)觀察方式(圖6-12)。
好的構圖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即使是造型能力已經相當熟練,也應該在畫前多勾幾個小構圖練習,以選取最佳的構圖方式。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小米手繪網 »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http://www.yexst.cn/html/course-2204.html